中国汽车制造商名单

中国是全球汽车工业规模最大的国家,有数百家汽车制造商。其中包括国有制造商、私营制造商、外资制造商以及国内外制造商的合资企业。

国有制造商/品牌

中央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

  • 第一汽车制造厂(1953年至今)
    • 解放(1953年至今)
    • 红旗(1958年至今)
    • 奔腾(2006年至今)OIOInfo_Hongqi_L5_II_IMG01

红旗L5

  • 东风(1969年至今)
    • Voyah(2020 年至今)
    • M-Hero(2022 年至今)
    • 风神(2009–至今)
    • eπ (2023年至今)
    • Nammi(2023年至今)
    • Forthing(2001年至今)

OIOInfo_2022_Voyah_Dreamer

Voyah梦想家

  • 长安汽车(1959年至今)
    • 长安汽车(1994年至今)
      • 长安 Nevo(2023 年至今)
    • Deepal(2008年至今)
    • 阿维塔(2018 年至今)
    • 凯塞内(2010年至今)

OIOInfo_Shenlan_S7_014

深蓝S7

  • 中车集团(2015年至今)
    • 中车电动汽车(2007年至今)

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

  • 上汽集团(1955年至今)
    • IM Motors(2020 年至今)
    • 上汽乘用车(2006年至今)
      • MG 汽车(2006 年至今)
      • Rising Auto(2020 年至今)
      • 荣威(2006年至今)
    • 上汽大通(2011年至今)
    • 红岩(2003年至今)
    • 尚温(2001年至今)
    • 南京汽车公司(NAC)(1947 年至今)
      • 跃进(1958年至今)
      • 纳维柯(1996年至今)
    • 上汽通用五菱(2002 年至今,与通用汽车广西汽车合资)
      • 五菱(2002年至今,仅限SGMW合资企业)
      • 宝骏(2010年至今)

 

  • 奇瑞(1997年至今)
    • Exeed(2017年至今)
    • Jetour(2018 年至今)
    • iCar(2023 年至今)
    • Luxeed(2023 年至今)
    • 凯瑞(2009–至今)
    • Jaecoo(2023年至今,海外品牌)
    • Omoda(2022 年至今,海外品牌)
    • 东南汽车(1995 年至今,2024 年被奇瑞收购)
  • 广汽集团(1955 年至今)
    • 传祺(2010年至今)
    • Aion(2018 年至今)
    • Hyptec(2022 年至今)
  • 北汽集团(1958年至今)
    • 北京汽车(2010年至今)
      • 北汽蓝谷(BJEV)(2009年至今)
        • Arcfox(2017年至今)
        • Stelato(2024 年至今)
      • 北京(2012 年至今,之前为绅宝
      • 北京越野(2019年至今)
    • 福田汽车(1996年至今)
  • 江淮汽车集团(1964年至今)
    • 江淮汽车(1964年至今)
    • 江淮瑞风(2023 年至今)
    • 江淮逸威(2023年至今)
    • Maextro(2024 年至今)
    • 安凯(1997年至今)
  • JMCG(1947年至今)
    • 京马汽车(1958年至今)
  • 福建汽车集团(1995年至今)
    • 厦门金龙(1988年至今)
      • 海格客车(苏州金龙)(1998年至今)
      • 厦门金旅(1992年至今)
    • 基顿(福井新龙马)(1997年至今)
  • 广西汽车(1958年至今)
    • 五菱汽车(1982年至今)
    • Linxys(2023 年至今)
  • 沈阳汽车(2023 年至今)
    • 华晨汽车集团(1992年至今,2020年破产,2024年重组为沈阳汽车)
      • 金杯(1991年至今)
  • 陕西汽车集团(1968年至今)
  • 中国重汽集团(1935年至今)
    • 中通客车(1958年至今)
  • 海马汽车(1992 年至今,为一汽集团子公司, 2021 年被海南省政府收购)
  • 潍柴汽车(2012年至今)
    • 扬州亚星(1998年至今)
    • 越南航空
    • 游侠
  • 凯翼汽车(2014年至今)
  • 泽德里夫(2017 – 至今)
  • 中金公司(2016 年至今,为私营制造商,2022 年被淄博市政府收购)

国私混合所有制企业/品牌

  • 赛力斯集团(1986年至今)
    • 赛力斯汽车(2016年至今)
      • AITO(2021 年至今)
    • 赛力斯 湖北(2003年至今)
      • 蓝点(2023年至今)
      • 冯贡(2013年至今)
      • 东风小康(2003年至今)

OIOInfo_Aito_M9_011_(cropped)

问界M9

  • 合众汽车(2014年至今)
    • Neta(2014年至今)

私有制造商/品牌

主要私营制造商/品牌

  • 比亚迪汽车(2003年至今)
    • 腾势(2010年至今)
    • 仰望(2023年至今)
    • 方程豹(2023年至今)

OIOInfo_Yangwang_U8_005

仰望U8

  • 吉利集团(1998年至今)
    • 吉利汽车控股(1998年至今)
      • 吉利汽车(1998年至今)
        • 吉利 Galaxy(2023 年至今)
      • 领克(2016年至今)
      • Polestar(2017年至今)
    • 沃尔沃汽车(2010年至今)
    • Livan / Maple(2000 年至今)
    • Zeekr(2021 年至今)
    • LCEV(2013 – 至今)
    • 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
      • Farizon(2016年至今)
      • 欧菱(1956 年至今,2021 年被吉利收购)
    • 莲花(2017年至今)
    • 雷达(2022 年至今)
    • 极度汽车/极越(2023年至今,与百度合资)
    • 智能(2019 年至今)
    • 质子(2017 年至今)
  • 长城汽车(1984年至今)
    • 长城汽车(1984年至今)
    • 哈弗(2013年至今)
    • (2016年至今)
    • 欧拉(2018 年至今)
    • 坦克(2021 年至今)
  • 理想汽车(2015年至今)

OIOInfo_Li_Auto_Mega_009

理想Mage

  • 零跑汽车(2016年至今)
  • 蔚来(2014年至今)
    • Onvo(2024 年至今)
  • 小鹏汽车(2014年至今)
  • 小米汽车(2021 年至今)
  • 宇通(1963年至今)
  • Skywell(2000 年至今)
    • 南京金龙巴士(南京金龙) (2000年至今)
    • 创维汽车(2017年至今)

小型私营制造商/品牌

  • 爱驰汽车(2017年至今,2023年破产,2024年复活,仅在海外市场运营)
  • 北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(1958 年至今,为国有北京汽车集团的子公司,2020 年被一家私营公司收购)
  • 宝能汽车(2017年至今)
    • 观致汽车(2007 年至今,2017 年从奇瑞收购)
  • 大运集团(1987年至今)
  • 恒驰(2020 年至今)
  • 人类视野(​​2017年至今)
    • HiPhi(2017 年至今)
  • Jemmell 新能源汽车(Lingbox Auto)(2019 年至今)
  • 瑞翔(2019年至今,由北汽银翔重组而成)
  • 山东黑豹(1990年至今)
  • 四川腾中重工(2005年至今)
  • SiTech(2018 年至今)
  • 山东宝亚(2019年至今)
  • 曙光集团(1984年至今)
    • 黄海客车(1951年至今)
  • 申龙客车(2001年至今)
  • SWM斯威汽车(2016年至今)
  • 天马(1995年至今)
  • 泰克鲁斯(2016 年至今)
  • 万山专用汽车
  • 万向(1969年至今)
  • 五洲龙(2000年至今)
  • 云道汽车(2015 年至今,为国有福建汽车的子公司,2020 年被一家私营公司收购)
  • 智电汽车(2018年至今)
  • 中裕汽车(2004年至今)
  • 众泰汽车(2005 – 2021 年,2022 年至今)
  • ZX汽车(1999年至今)

外国制造商/品牌

直到 2017 年,中国汽车政策还规定,外国汽车制造商若计划在华生产汽车,必须与中国汽车制造商成立合资企业,且中国汽车制造商应持有合资企业 51% 的股份。然而,自 2017 年以来,中国政府已表示将放开汽车行业的外资控制,允许外国公司全资拥有汽车行业。

2017 年,特斯拉获准在上海设立工厂,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开设独资工厂的外国汽车制造商。2022 年,宝马和大众收购了其合资企业 75% 的股份,从而能够对其中国合资企业拥有多数控制权。

  • 特斯拉
    • 上海超级工厂(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商)
  • 宝马
    • 宝马中国(与华晨汽车集团合资,宝马于 2022 年收购其 75% 的多数股权)
      • (已停业) 之诺(2013–2020)
  • 大众
    • 大众安徽汽车(与江淮汽车合资,大众于 2020 年收购其 78.52% 的多数股权)
  • 福特
    • 福特 Beyond(2022 年至今,江铃福特科技,与江铃汽车的合资企业,福特间接持有 65.32% 的多数股权)

外商合资企业/品牌

2017年之前,外国汽车公司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需遵守两个要求。

  1. 外国制造商在中国合资企业中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%,常见的情况是中外合资企业的持股比例为51:49。
  2. 最多只能建立两家合资企业。

自 2017 年以来,中国政府已表示将放开汽车行业的外资控制,允许外资公司全资拥有汽车。例如,大众汽车自 1980 年代以来已经建立了两家合资企业(一汽、上汽),并建立了第三家合资企业大众-江淮汽车。

以下是中国大陆曾经存在的大型汽车公司合资企业的列表(不包括卡车和客车合资企业)。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至 90 年代的 CKD 组装协议不包括在内,因为与后来的合资企业相比,生产数量通常可以忽略不计。向国内品牌的技术转让协议也不包括在内。

中国大陆现有及已停产的合资制造商

  • 丰田
    • 一汽丰田(2000年至今,与一汽合并)(由天津和四川合资公司合并而成)
      • (已停产) 一汽 (吉林) 大发(2005–2010,与一汽合作)
    • 广汽丰田(2004年至今,隶属于广汽集团
      • 广汽日野(2007年至今)
      • (已停业) Leahead(2015–2017)
  • 大众
    • 一汽大众(配一汽)
    • 上汽大众(与上汽集团)
    • (已收购) 江淮大众(2017 年 – 2020 年,江淮汽车收购其 78.52% 的多数股权后更名为大众安徽汽车)
  • 本田
    • 东风本田(与东风
      • Ciimo(2012年至今)
      • 灵犀(2024年至今)
    • 广汽本田(1998年至今,隶属于广汽集团)
      • (已停产)广汽讴歌(2016–2022)
      • (已停产) 埃弗鲁斯(2008–2015)
  • 通用汽车
    • 上汽通用(与上汽集团)
    • 上汽通用五菱(与五菱上汽)
    • (已停业) 一汽通用(2009–2019,与一汽集团合并)
    • (已停产) 金杯通用(1995–2000,与华晨汽车集团合并,出售给上汽集团)
  • 福特
    • 长安福特(2012年至今,效力于长安
    • 江铃汽车(JMC)(1993 年至今,与长安汽车江铃集团间接合资)
    • 长安福特新能源(2023 年至今,与长安集团合作)
  • 斯特兰蒂斯
    • 东风 PSA (1992 – 至今,与东风一起)
    • 零跑国际(2023 年至今,与零跑汽车共同经营)
    • (已停业) 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(2010 – 2022 年,与广汽集团合并)[ 12 ]
    • (已停产) 长安 PSA (2011–2020,与长安合并,出售给宝能)
    • (已停产) 广州标致(1985-1997,与广汽集团合并,本田持有股份)
    • (已停产) 南京菲亚特(1999–2006,与南京汽车合并为上汽集团)
    • (已停产) 北京吉普(1987 – 2005,戴姆勒收购)
  • 雷诺-日产-三菱
    • 东风日产(与东风
      • 东风英菲尼迪(2014年至今)
      • 启辰(2010年至今,东风日产品牌)
    • 郑州日产(与东风
      • 东风风都(2013年至今,郑州日产品牌)
    • JMEV(2015 年至今,与JMCG合作 50:37)
    • eGT 新能源汽车(2017 年至今,雷诺/日产东风
    • (已停产) 广汽三菱(2012 – 2023,与广汽集团合并)
    • (已停产) 华晨雷诺金杯(2017 – 2021,与华晨汽车集团合并)
    • (已停产) 三江雷诺(1993 – 2020,与航天科工集团合作)
    • (已停产) 东风雷诺(2013 – 2020 年,与东风
    • (已停产) 东南汽车(2013–2020 年,三菱,与台湾CMC合作。外国制造商退出合资企业)
  • 梅赛德斯·奔驰
    • 北京奔驰(与北汽集团合作)
    • 福建奔驰(与北汽集团福建汽车集团)
  • 宝马
    • 聚光灯汽车Mini)(2018 年至今,与长城汽车合作)
  • 现代起亚
    • 悦达起亚(有东风和悦达,东风于2022年将股份出售给悦达)
    • 北京现代(与北汽集团)
  • 五十铃
    • 江西五十铃(1983年至今,与江铃
    • 庆铃汽车(1985 年至今,拥有庆铃汽车)
  • 塔塔
    • 奇瑞捷豹路虎(与奇瑞
  • 马自达
    • 长安马自达(与长安)
    • (已停产) 海南马自达(1992–2006,与海马)
    • (已停产) 一汽轿车马自达(2005–2021,与一汽合并,资产出售给长安)
  • 铃木
    • (已停产) 长安铃木(1993 – 2018,与长安

中国台湾制造商

由于市场规模有限,台湾汽车厂商的规模相对较小,主要厂商多为日本、美国等外国汽车品牌代工,仅有裕隆中华汽车等少数厂商拥有自有品牌。

国内厂商/品牌

  • 中华汽车公司(1969 年至今),还组装MG三菱品牌汽车
  • 裕隆(1953年至今)
    • 纳智捷(2009年至今)
    • (已停业)砥 部裕隆(2009–2013)
  • 三阳汽车(1954 年至今),也为现代品牌汽车进行组装

国外制造商

  • 丰田
    • 国瑞汽车(1984年至今)
  • 本田
    • 台湾本田(2002 – 至今)
  • 日产
    • 裕隆日产(2003–至今)
  • 福特
    • 福特六和汽车(1972 年至今)

参考文档

  1. 维基百科.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7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