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典汽车大厂Volvo原先设下“2030年实现100%电动化”目标, 如今计划大转弯,9月4日官方表示已经放弃此计画,将继续提供油电混合动力车型,借此扩大获利空间。
Volvo logo
Volvo CEO 骆文襟(Jim Rowan)在声明中坦言:“我们坚信电动车是我们的未来,但显然迈向电动车的过程不会是一条直线,客户和市场改变的速度也不尽相同”。
这项决策的背后,反映了哪些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市场变数?
混合动力车销量佳,与纯电动车抢市占
早在Volvo宣布弃守全面发展电动车之前,其中包括德国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-奔驰(Mercedes-Benz Group)、大众(Volkswagen)都已经陆续宣布改变电动车策略。
随着全球对减少碳排放的需求不断上升,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动电动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型。然而,尽管电动车被视为未来发展的重点,部分车厂发现,混合动力车型(hybrids)在当前市场中获得更多消费者青睐。
据《The Morning Shift》的报导, Toyota在美国的8月销量中,将近一半的销售来自混合动力车型,Hyundai的混合动力车型销售更上升了81%,旗下的Santa Fe和Tucson混合动力车型销售分别上升了120%和97%。
这些数据反映出,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需求正稳步上升,虽然背后的原因跟补贴政策也有关系,但仍显示消费者对于各家厂牌纯电动车仍具吸引力。
Volvo为何放弃全电动化计划?
据《路透社》报导,Volvo选择放弃2030年产品阵容全面电动化,原因是电动车价格始终压不下来,加上充电设施普及程度不足,难以吸引更多消费者汽油转电,因此不再坚持全面电动化。
Volvo表示,新目标是要在2030年前,至少九成的销售车辆要由全电动和油电混合动力车型」组成。在有必要的情况下,约有10%车辆属于中度混合动力(Mild hybrid)车款。
综合外电报导整理,Volvo放弃全电动化计划,可归因于市场的3大挑战:
挑战1:混合电动车诱因强,恐挤压EV销售
尽管电动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,但消费者的接受速度和市场转换并不如预期。
据TrendForce全球汽车研究报告显示,2024年第一季全球新能源车(包含纯电动车、插电混合式电动车、氢燃料电池车)共计销售284.2万辆,年增16.9%。其中,纯电动车(BEV),年成长仅4.2%,而插电混合式电动车(PHEV),年成长48.3%。
此外,据《华尔街日报》报导,Volvo电动汽车的需求在全球有所减少,特别是在中国市场。
挑战2:全球各区域充电设施布建程度不一
充电设施的建设仍然是推动全电动化的一大瓶颈。尽管欧洲和北美等地区的充电基础设施有所增长,但在许多地区, 充电站的数量和分布仍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电动汽车普及,使得消费者在选择纯电动车时感到犹豫。
3.各国关税与全球贸易摩擦
随着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征收关税,Volvo也面临了更多的成本压力。
Volvo作为一家在中国拥有多家生产基地的车厂,这些关税政策对车厂的生产和销售产生一定负面影响,尤其是在欧洲市场。此外,潜在的贸易战更为公司未来的市场规划增添许多不确定性。
Volvo的执行长表示,“面对这些挑战,Volvo决定将混合动力车型作为过渡方案,既能满足消费者当前的需求,又能保证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”。
混合电动车,可减少里程焦虑
混合动力车型能在内燃机和电动马达之间灵活切换,这使它们比纯电动汽车(EV)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。
据《华尔街日报》报导,混合动力汽车之所以成功,不仅因为其价格更具竞争力,也因为在消费者日常使用中表现出的实用性。 相比完全依赖充电基础设施的电动汽车,混合动力车型减少了驾驶者的里程焦虑,并能够迅速适应现有的加油站基础设施。
对于消费者而言,短期内混合动力车型将继续成为一个重要的购车选择,而各大车厂则需要在科技创新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找到平衡,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暂无评论内容